01
早上睡醒刚刷完牙,我打开手机看了看,就发现北北给我轰炸了几十条微信过来,还特么全是聊天记录截图。
我点开看截图看,没头没尾,有点看不太懂,就没耐心继续看下去了,反正就好像是和男朋友吵架了。
然后,我再拉到最下面看看她自己叽里呱啦说了什么东西。
“真的撑不住要分手了,我们现在是真的没话聊了,我感觉他都是在敷衍我啊。”
由于在微信上确实没太看明白,还有为了确信她状态是否还好,我就约了她出来聊一聊。
约出来后发现其实她状态也没有很差,就是有点烦躁。
她说分手的事情还在考虑中,就是大家感觉都大不如前了,还经常觉得男生在敷衍她。
她和男朋友谈了差不多半年恋爱了,他们相识于朋友的聚会上,男生问她拿了微信,然后发现聊得还不错就确立了恋爱关系。
不过他们不是同一所学校的,但是都是在大学城里面,车程就大概十几二十分钟吧。
一开始见面还挺频繁的,后来见面就逐渐变少了,基本都是在微信上聊。
慢慢地,微信也聊不下去了。
北北掏出手机给我展示他们一开始如何聊得热火朝天,如何激情斗图,如何互开黄腔,她一边看还一边脸带微笑。
但是聊天记录拉到最近的时候,她嘴角就耷拉下来了。
对话都是一句话超不过一行,简短如“恩恩”,“好的”,“哦”,而且回复时间隔很久。
“我们到底是怎么了?”
02
抛开异地恋不说,你们谈恋爱有多少时间是在微信上度过的。
人们越来越依赖微信谈恋爱了。
你说因为远啊,见面不方便,十几分钟的车程呢。
于是你们选择了更便捷的谈恋爱方式。
几公里的距离,被你们用微信相处成了异地恋。
像北北,恋爱关系确立于微信,甜蜜于微信,吵架于微信,就连分手也想在微信上说。
速食爱情,第一次见面互加微信,隔着屏幕发现聊得还不错就确立关系,处着处着发现好像出了问题,然后就想放弃,不想坚持了。
于是新时代微信恋爱学应运而生。
衍生出了多少狗屁不通的文章,连起来起码绕地球八圈:
“秒回的人一定很爱你”,“微信新功能:这样的人一定很爱你”,“小心这样回你微信的男生”,“我靠跳一跳,撩到了喜欢的人”,“找一个会朋友圈秀恩爱的男朋友”……
比对着这些“微信恋爱文”,看着自己的关系有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。
看完这些文章恋爱就真的谈好了吗?
很多时候微信上的反应,并不能佐证谁爱你更深一成。
03
有的时候和粉丝聊天经常觉得很无奈,她们会和我聊她们的情感困惑,然后就发十几二十张和恋人的聊天记录过来,然后让我分析一下。
我看文献都没看得这么痛苦,就像在“捉字蚤”,聊天记录就是证据,然后我就东厂小太监一样在其中寻找犯罪记录,寻摘字句,罗织罪名。
最后我都会劝“请你们当面沟通。”
本来在微信上谈恋爱就很虚了,其中有多少偏差和误读。
又或者无意对方说错了一句话,你不开心了却憋了下来胡思乱想,慢慢累积下来久而久之便产生了隔阂。
我们看不到对方的面部表情,听不见对方的声音,眼神、声调、肢体语言都被微信隔离。
发表情晚安,么么哒,多喝热水,这样的语言套路起来没有成本,屏幕那头是否有丝毫关心根本无从知晓。
只凭主观理解揣测对话框背后的心理活动,这大大影响了关系中的精神互补和思维交流。
微信里的语言支撑起来的人设都扁平而不真实。
微信里的恋爱,其实都是和自己的脑洞谈的。
“微信也只能微信,不能全信。”
04
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,现在交通、讯息这么发达我以为可以多爱几个,没想到还不如从前。
微信恋爱就像就像是养电子宠物,所有共同回忆都维系在聊天记录里了。
而语言在手机里的体现,尤其苍白而廉价。
最好的爱情是陪伴,而不是微信里的情话。
告诉对方吧:
如果可以的话,我想面对面爱你。